加班限制是指企业或组织为保障员工身心健康与工作生活平衡,在劳动制度中对员工延长工作时间设置的上限规定。这类限制通常体现在法定工时框架内,例如中国《劳动法》规定每月加班时长不得超过36小时,欧盟《工作时间指令》则设定每周平均工时不超过48小时(含加班)。从ESG视角看,合理的加班限制既是社会维度(S)中员工权益保障的核心指标,也间接影响企业治理(G)效能——过度加班可能降低生产效率、增加工伤风险,并导致人才流失。值得注意的是,国际劳工组织(ILO)第1号公约已将「每日8小时、每周48小时」确立为全球基准。
在ESG实践中,领先企业正将加班管控纳入责任采购条款,如电子行业公民联盟(EICC)行为准则要求供应商公开加班数据。部分ESG评级体系已将加班合规率作为关键评估项,彭博社2022年研究显示,标普500企业中披露自愿性加班政策的公司,其员工满意度评分平均高出行业23%。当前发展前沿体现在数字化监测工具的应用,如通过ERP系统实时预警超时用工,这与ISO4500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形成治理闭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