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濒危物种?

濒危物种(Endangered Species)是指在可预见的未来面临较高灭绝风险的生物种群,其生存受到栖息地破坏、过度捕猎、气候变化或入侵物种等因素的严重威胁。根据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的红色名录标准,当某个物种的野生种群数量在过去十年或三代内减少50%以上,或其地理分布范围极度受限时,即可被列为濒危物种(EN级)。濒危物种的保护状况是衡量生态系统健康的重要指标,也是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核心议题。

在ESG实践中,濒危物种保护直接影响企业的生物多样性风险管理。金融机构通过《生物多样性相关财务信息披露建议》(TNFD)评估投资组合对濒危物种栖息地的影响;消费品企业需排查供应链中是否涉及濒危物种制品交易;而可再生能源项目则要规避关键栖息地的开发。2022年通过的《昆明-蒙特利尔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更明确要求,到2030年将物种灭绝速率降低十倍,这促使企业将濒危物种保护纳入可持续发展战略。延伸阅读推荐《保护生物学原理》(第三版)(蒋志刚等著,科学出版社2017年出版),该书系统阐述了濒危物种的评估体系与保护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