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益相关者理论(Stakeholder Theory)由管理学者爱德华·弗里曼于1984年在《战略管理:利益相关者方法》中系统提出,该理论认为企业不应仅对股东负责,而应平衡所有受其决策影响或能影响其决策的群体利益。这些利益相关者包括员工、客户、供应商、社区、政府以及自然环境等多元主体,其诉求既有经济性也有社会性。与传统股东至上主义相比,该理论将企业视为社会网络中的有机节点,强调长期价值创造需建立在多方利益协同基础上。
在ESG实践中,利益相关者理论已成为框架构建的核心逻辑。企业通过实质性议题分析(Materiality Assessment)识别关键利益相关方诉求,进而制定碳中和路径、供应链责任标准等具体策略。例如,全球报告倡议组织(GRI)标准要求企业披露对各类利益相关者的影响及沟通机制。值得注意的是,2020年世界经济论坛发布的《利益相关者资本主义指标》进一步将理论转化为可量化的ESG绩效指标,推动理论从学术概念向管理工具的演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