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多样性丧失是指由于人类活动或自然因素导致的物种灭绝、生态系统退化以及遗传多样性减少的现象。这一过程既包括特定物种的永久消失,也涵盖生态系统功能和服务能力的持续下降。在科学界普遍采用的《生物多样性公约》框架下,生物多样性被划分为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三个层次,其丧失往往表现为栖息地破坏、过度开发、气候变化、污染和外来物种入侵等多重压力的综合结果。
在ESG实践中,生物多样性丧失已成为关键的环境风险指标,直接影响企业的供应链稳定、经营许可和社会声誉。金融机构正逐步将生物多样性影响纳入投资决策,开发出诸如生物多样性抵消机制、自然资本核算等创新工具。值得关注的是,2022年通过的昆明-蒙特利尔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为企业和投资者提供了明确的行动指引,要求到2030年实现保护30%陆地和海洋面积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