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G(环境、社会和公司治理)与可持续发展风险管理是指企业在经营过程中,通过系统识别、评估和管理与环境、社会和治理相关的风险,以实现长期可持续发展的方法论体系。ESG风险管理将传统财务风险视角扩展到更广泛的外部性影响评估,其核心在于通过量化非财务指标,预判可能对企业价值产生实质性影响的系统性风险,包括气候变化引发的物理与转型风险、供应链劳工权益纠纷、数据隐私泄露事件、董事会多样性缺失等多元维度。
在实践层面,ESG风险管理已发展出成熟的实施框架。国际标准化组织ISO 31000风险管理标准与TCFD气候相关财务信息披露建议为其提供了方法论基础,而SASB实质性议题矩阵则帮助不同行业企业识别关键风险点。领先企业通常采用情景分析法模拟不同ESG风险情境下的财务影响,例如使用碳定价模型评估政策变化对资产价值的冲击,或通过人权尽职调查规避供应链风险。资产管理机构则开发了ESG整合策略,将风险评级直接嵌入证券估值模型,摩根士丹利资本国际公司(MSCI)的ESG评级体系便是典型应用。
当前该领域的前沿发展体现在双重重要性原则的应用,即同时评估企业活动对外部环境社会的影响(影响重要性),以及ESG因素对企业财务表现的反馈效应(财务重要性)。欧洲财务报告咨询小组(EFRAG)于2021年发布的《ESG报告标准草案》对此有详细技术指引。值得延伸阅读的文献包括哈佛商学院教授George Serafeim的《Purpose and Profit》(2018年)以及清华五道口金融学院发布的《中国上市公司ESG评价体系研究报告》(2022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