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G(环境、社会和公司治理)是一种综合评估企业可持续性和道德影响力的框架体系,其核心在于将传统财务分析与非财务因素有机整合。环境维度关注企业对气候变化、资源利用和生物多样性的影响;社会维度涵盖员工权益、供应链管理和社区关系;公司治理则侧重董事会结构、商业道德和股东权利。这一理念起源于2004年联合国全球契约组织提出的《谁在乎谁赢》报告,现已成为全球资本市场的核心投资准则。
尽责管理政策(Stewardship Policy)是机构投资者践行ESG理念的操作纲领,要求资产管理人在投资决策和所有权行使过程中,系统考量ESG因素对长期价值的影响。其核心特征包括:积极参与被投企业的治理改善,通过股东提案、对话投票等方式推动ESG实践;建立透明的ESG评估和报告机制;将气候风险等系统性因素纳入资产配置策略。英国《尽责管理守则》(UK Stewardship Code 2020)为此领域的标杆性文件。
在实务层面,ESG与尽责管理的融合催生了诸多创新工具。主权财富基金挪威养老金采用「排除筛查」机制,对烟草和煤炭企业实施投资禁令;贝莱德的「投资接触计划」通过量化模型评估企业ESG改进进度;中国平安的「责任投资平台」则整合了绿色债券筛选和碳排放追踪功能。这些实践表明,当原则性框架转化为具体政策工具时,能有效引导资本向可持续发展领域流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