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G(环境、社会与治理)是一种衡量企业可持续发展绩效的框架体系,涵盖企业在环境保护、社会责任和公司治理三大维度的表现。环境维度关注企业对气候变化、资源利用和生态保护的影响;社会维度评估企业如何处理员工权益、社区关系和产品责任等议题;治理维度则聚焦公司决策透明度、董事会多样性和反腐败机制等制度建设。ESG理念正逐步重塑全球资本市场的投资逻辑,推动企业从单纯追求财务回报转向长期价值创造。
道德人工智能(Ethical AI)是指在人工智能系统的设计、开发和应用过程中,遵循伦理原则和价值观的技术范式。其核心诉求包括算法公平性、决策可解释性、隐私保护和社会福祉增进等要素。与ESG的结合点在于,道德人工智能既是企业履行数字伦理责任的重要载体,也是实现ESG目标的技术赋能工具。例如,通过AI优化能源管理系统可提升环境绩效,利用自然语言处理技术监测供应链劳工权益则能强化社会责任实践。
在实践层面,全球领先企业已开始将ESG原则嵌入AI开发生命周期。微软的「负责任AI」框架要求评估算法对气候变化的影响,欧盟《人工智能法案》则将环境可持续性列为高风险AI系统的强制评估指标。值得延伸阅读的是哈佛商学院教授Vikram Gandhi等人合著的《ESG框架下的技术伦理》(Technology Ethics in ESG Frameworks),该书系统探讨了数字技术与企业可持续发展的互动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