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G(环境、社会与治理)是一套衡量企业可持续发展表现的综合框架,其核心在于将非财务因素纳入投资决策和企业运营评估体系。环境维度关注气候变化、资源利用和生态保护;社会维度涵盖员工权益、社区关系和产品责任;治理维度则聚焦公司治理结构、商业道德和股东权益。这种三维评价体系正在重塑全球资本市场的价值判断标准,推动商业实践向更具韧性和包容性的方向发展。
气候融资作为ESG框架下的专项金融活动,特指为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项目提供的资金支持,其形式包括绿色债券、碳信用交易、气候基金等创新金融工具。这类融资具有明确的温室气体减排或气候韧性提升目标,资金流向需符合《巴黎协定》设定的温控路径。在实践中,气候融资常与TCFD(气候相关财务信息披露)框架结合,通过标准化披露增强资金配置透明度,近年来在可再生能源、碳捕集技术等领域的应用呈现指数级增长。
专业投资者可通过气候债券认证机制(Climate Bonds Standard)识别合格项目,而《绿色债券原则》(GBP)和《气候债券分类方案》(CBS)则为产品设计提供技术规范。值得关注的是,欧盟可持续金融分类方案(EU Taxonomy)正在推动气候融资与更广泛的ESG目标体系深度融合,这种制度创新或将重构全球可持续金融的基础设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