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遥感技术?

遥感技术(Remote Sensing)是指通过非接触方式获取地表或大气信息的科学技术,主要利用搭载在卫星、飞机、无人机等平台上的传感器,接收来自目标物体的电磁波辐射或反射信号,进而进行数据处理与分析。该技术能够实现大范围、周期性、多尺度的地球观测,为环境监测、资源调查、灾害评估等领域提供客观数据支持。遥感系统通常由传感器平台、数据传输、地面接收站及数据处理平台等构成,其核心优势在于突破人眼可见光谱限制,通过红外、微波等多波段信息揭示地表特征。

在ESG实践中,遥感技术已成为关键工具。例如通过卫星影像监测森林砍伐率评估生物多样性保护成效,利用热红外数据追踪工业设施排放情况,或结合时序影像分析城市扩张对生态系统的影响。这些应用为环境(E)维度的量化评估提供了不可替代的数据基础。随着高分辨率卫星商业化与人工智能图像识别技术的结合,遥感数据在ESG风险预警、碳汇计量等场景的落地价值正加速释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