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预防原则?

预防原则(Precautionary Principle)是环境政策与风险管理中的核心概念,指当某项活动可能对人类健康或生态环境造成严重或不可逆的危害时,即使缺乏充分的科学确定性,也应采取预防性措施。这一原则强调在科学证据尚未完备时,决策者不应以「不确定性」作为推迟采取保护行动的理由,其哲学基础可追溯至「防患于未然」的古老智慧。1992年里约环境与发展宣言第15条首次将其确立为国际环境法的基本原则,并广泛应用于气候变化、化学品监管及生物多样性保护等领域。

在ESG实践中,预防原则直接影响企业战略制定与产品开发。例如,化工企业可能因潜在生态风险提前淘汰某些原料,金融机构在投资评估中纳入远期环境成本测算。欧盟REACH法规对化学物质「无数据即无市场」的管控模式,正是该原则的典型应用。值得思考的是,如何在风险防范与创新发展间取得平衡,已成为ESG领域的前沿议题。延伸阅读推荐《The Precautionary Principle in Practice: Environmental Decision-Making and Scientific Uncertainty》(J. A. Tickner主编,2003年)一书,其对原则的操作化框架有系统论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