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资源短缺风险是指由于自然或人为因素导致的水资源供需失衡,进而对生态系统、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构成威胁的可能性。这种风险通常表现为水量不足、水质恶化或水资源获取困难,其成因既包括气候变化导致的降水模式改变、冰川融化等自然因素,也涵盖人口增长、工业化进程加速、农业用水需求激增以及水资源管理不善等人为因素。水资源短缺风险具有明显的时空异质性,在干旱半干旱地区表现尤为突出,并通过产业链传导对粮食安全、能源生产和工业制造等关键领域产生系统性影响。
在ESG实践中,水资源短缺风险已成为环境维度的重要评估指标。国际组织如CDP通过水安全问卷推动企业披露水资源管理实践,金融机构则开发出各类水风险评估工具用于投资决策。值得注意的是,世界资源研究所(WRI)开发的Aqueduct水风险地图集,通过地理信息系统量化不同区域的水压力指数,为跨国企业的供应链选址提供科学依据。在金融产品创新方面,近年来涌现的水资源主题绿色债券和可持续发展挂钩贷款(SLL),都将用水强度改善作为关键绩效指标,展现出ESG工具在水资源管理中的实际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