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排放是指人类活动过程中向大气中释放二氧化碳(CO₂)及其他温室气体(如甲烷、氧化亚氮等)的总称,其计量通常以二氧化碳当量(CO₂e)为单位。这些气体通过化石燃料燃烧、工业生产、土地利用变化等途径产生,具有吸收地表红外辐射的特性,是导致全球气候变暖的主要人为因素。根据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的界定,碳排放量测算需涵盖直接排放(如工厂烟囱排放)和间接排放(如用电产生的供应链排放)两个维度。
在ESG实践中,碳排放数据已成为衡量企业环境绩效的核心指标。国际通用的温室气体核算体系(GHG Protocol)将碳排放分为范围1(直接排放)、范围2(电力间接排放)和范围3(价值链上下游排放),该分类框架被广泛应用于碳足迹评估、碳中和路径规划等场景。当前,全球已有超过130个国家承诺碳中和目标,推动碳交易市场、碳关税(如欧盟CBAM)等机制快速发展,促使企业将碳排放管理纳入战略决策。微软等先锋企业通过内部碳定价制度,将碳排放成本转化为产品研发的约束条件,展示了ESG与商业实践的深度整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