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益输送(Tunneling)是指公司控股股东或实际控制人利用其控制地位,通过关联交易、资产重组、资金占用等非市场化手段,将上市公司资源或利益转移至其控制的其他实体,从而损害中小股东及其他利益相关者权益的行为。这一概念最早由美国学者Johnson等人在2000年提出,用以描述转型经济体中的公司治理乱象。利益输送通常具有隐蔽性、复杂性和持续性特征,既可能违反公司法等强制性规定,也可能游走于法律灰色地带,是ESG领域中公司治理(G)维度的核心风险指标之一。
在ESG实践中,识别和防范利益输送行为已成为投资机构开展公司治理分析的重要环节。国际主流ESG评级体系如MSCI、Sustainalytics等均将关联交易公允性、控股股东行为规范性等列为关键评估指标。近年来,随着中国资本市场改革深化,监管机构通过强化信息披露要求、完善独立董事制度等措施持续遏制利益输送行为。ESG投资者可通过分析上市公司关联交易占比、资金占用情况、分红政策等财务与非财务指标,结合实地调研挖掘潜在风险,从而在投资组合管理中有效规避治理风险较高的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