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品可负担性(Medicine Affordability)是指患者获取必需药品时,其价格与个人或家庭经济承受能力之间的匹配程度。这一概念不仅考量药品的绝对价格,更关注药品支出在家庭可支配收入中的占比,以及该支出是否会导致灾难性医疗支出或迫使患者在医疗与其他基本需求间做出艰难抉择。在ESG框架下,药品可负担性被视为医疗公平与社会包容的重要指标,尤其在新兴市场国家,药品支出可能占据家庭医疗总支出的50%以上,其可负担性直接影响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SDGs)中「良好健康与福祉」目标的实现。
近年来,ESG投资领域开始将药品可负担性纳入医药行业评估体系,通过分析企业定价策略、专利管理、差异化定价机制及普惠药品项目等,评估其对公共卫生系统的正向贡献。例如,部分跨国药企已建立分级定价制度,根据各国人均GDP调整药品售价;另一些企业则通过技术转让或自愿许可协议,提高中低收入国家的仿制药可及性。这些实践表明,提升药品可负担性不仅能创造社会价值,也有助于企业建立长期竞争优势与品牌美誉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