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来入侵物种是指被人为或自然因素引入到其自然分布范围以外的地区,并在新环境中建立种群、快速扩散,对当地生态系统、农业生产或人类健康造成显著威胁的生物物种。这类物种往往具有繁殖能力强、适应范围广、缺乏天敌制约等特点,其入侵过程会打破原有生态平衡,导致本地物种濒危、生物多样性下降等严重后果。从ESG视角来看,外来物种入侵已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列为全球生物多样性丧失的四大主因之一,直接影响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SDGs)中陆地生态(SDG15)和水下生态(SDG14)的实现。
在ESG实践中,企业需要特别关注供应链和运营过程中可能涉及的生物入侵风险。例如农业企业引入新品种时需进行严格的生态评估,航运公司需遵守《国际船舶压载水管理公约》防止水生生物跨境传播。目前国际金融机构已开始将生物入侵防控纳入绿色信贷评估体系,部分ESG基金也专门开发了生物多样性保护主题的投资产品。中国于2021年实施的《生物安全法》更将防范外来物种入侵上升至国家安全层面,这对企业的环境合规提出了更高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