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种灭绝(Species Extinction)是指某一生物物种在地球上完全消失的生态现象,标志着该物种所有个体的永久性消亡。从生物学角度而言,当最后一个存活个体死亡且无法通过自然繁殖或人工干预延续基因时,即构成科学意义上的灭绝。物种灭绝既是地球生命演化史上的自然进程,也因人类活动导致的栖息地破坏、过度捕猎、气候变化等因素而显著加速。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的濒危物种红色名录将灭绝列为物种保护的终极风险等级,与区域性灭绝(局部消失)和功能性灭绝(丧失生态作用)形成概念区分。
在ESG实践层面,物种灭绝风险已被纳入生物多样性评估框架,成为影响企业环境责任评级的关键指标。金融机构通过《生物多样性相关财务信息披露建议》(TNFD)识别投资组合中的生态敏感性,食品医药等行业则依托「灭绝债务」模型量化供应链对濒危物种的潜在影响。2022年联合国《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更明确要求2030年前将灭绝速率降低十倍,这促使ESG产品开发者将物种保护条款嵌入绿色债券、生态补偿机制等创新工具。剑桥大学出版的《生物多样性金融》详细阐述了相关金融工具的设计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