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多样性热点(Biodiversity Hotspots)是指那些具有极高物种多样性但同时又面临严重生存威胁的生态区域。这一概念由保护国际(Conservation International)于1988年首次提出,其核心判定标准包含两个关键指标:区域内必须拥有至少1500种特有维管植物(占全球植物物种的0.5%以上),同时原始栖息地已丧失70%以上。目前全球公认的36个生物多样性热点仅占地球陆地面积的2.4%,却包含了超过60%的陆地生物物种,堪称地球生命基因库的「保险箱」。
在ESG实践中,生物多样性热点区域因其生态脆弱性和不可替代性,往往成为责任投资和可持续发展项目的重点保护对象。金融机构开发的相关ESG产品,如生物多样性主题债券或生态补偿基金,常将这些区域作为优先投资标的。企业供应链管理中的「零毁林」承诺,也特别关注热点区域内的原材料采购溯源。近年兴起的自然相关财务信息披露工作组(TNFD)框架,更将热点区域评估纳入企业环境风险评估的强制性披露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