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场所骚扰是指在职业环境中发生的、以性别、种族、年龄、宗教信仰等个人特征为由,对他人实施的不受欢迎或具有冒犯性的行为,这些行为可能构成敌意工作环境或导致就业条件的不利变化。根据国际劳工组织(ILO)的定义,骚扰行为包括但不限于言语侮辱、肢体接触、性暗示、威胁或恐吓等,其本质在于滥用权力关系并损害受害者的尊严与职业发展。从ESG视角来看,工作场所骚扰不仅违反人权保护原则,更会显著降低员工福祉与企业声誉,构成公司治理的重要风险点。
在企业ESG实践中,防治工作场所骚扰已成为社会维度(S)的核心议题。领先企业通常通过建立匿名举报机制、反骚扰培训课程以及多元包容政策来构建预防体系。值得注意的是,联合国《工商业与人权指导原则》要求企业开展人权尽职调查,其中就包括识别和消除职场骚扰风险。近年来,ESG评级机构已开始将反骚扰政策完善度纳入评分体系,促使上市公司加强相关制度建设,这反映了ESG标准对职场伦理的实质性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