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G(环境、社会和治理)是一套评估企业可持续发展表现的核心框架,其内涵超越了传统财务指标,通过系统性地考量企业在环境保护、社会责任和公司治理三大维度的实践与绩效,为投资者提供更全面的价值评估工具。环境维度关注气候变化、资源利用和生态保护;社会维度涵盖员工权益、社区关系和产品责任;治理维度则聚焦董事会结构、商业道德和股东权利。这种三位一体的评估体系正在重塑全球资本市场的投资逻辑,推动商业价值与社会价值的深度融合。
投资者尽责管理(Stewardship)是机构投资者履行所有权责任的核心机制,要求投资者不仅关注短期收益,更需通过积极行使投票权、参与公司对话、推动ESG整合等方式,促进被投企业的长期可持续发展。英国《尽责管理守则》将其定义为「机构投资者对客户资产进行负责任的管理,以实现长期价值创造」。成熟的尽责管理实践包含明确的投票政策、定期参与计划、透明的报告制度三大支柱,其本质是将资本所有权转化为推动企业变革的影响力。
在实践层面,ESG与尽责管理正形成双向增强的闭环:ESG数据为投资者尽责管理提供决策依据,而尽责管理又推动企业提升ESG表现。国际领先的资产管理公司已开发出结合ESG筛选与积极所有权的投资策略,如挪威主权财富基金通过股东提案推动石油公司气候信息披露,贝莱德将ESG议题纳入年度尽职调查问卷。这种互动关系在中国市场也逐步显现,2022年修订的《上市公司投资者关系管理工作指引》首次明确要求引导机构投资者参与公司治理,沪深交易所ESG信息披露指引的出台则为尽责管理提供了数据基础。